1. 樂趣小說
  2. 1986:東北舊事
  3. 第52章 誰指導誰?
半盞粗茶 作品

第52章 誰指導誰?

    

-

“徐教授、喬乾事,我是我們縣局扶貧小組的對接人。”韓秀英輕撩了一下耳邊的頭髮。

“對於這次陳鐵柱種植蘑菇的項目,我們局是非常重視的,在跟您通話的時候也提到過。現在煮了一鍋夾生飯,還需要我跟你們農科院的領導溝通一下嗎?”

說完之後,還很隱蔽的瞪了陳鐵柱一眼。

因為她發現,自己在說話的時候,這貨的眼神又變得濕嗒嗒的。

“徐教授,這次您是過來指導工作的。至於說個彆同誌冇禮貌的事,我就不追究了。”陳鐵柱笑著說道,一副很大度的表情。

金絲框眼鏡氣得不行。

隻不過韓秀英都把院領導給搬了出來,他現在也不好開口。

“我們目前所麵對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我這個項目推進時間的不合時宜。另一個呢,就是你們農科院在科研經費上的競爭很激烈。”陳鐵柱又接著說道。

徐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他是真想在北方把食用菌種植項目推廣開,隻不過前期的推廣工作不是很順利。剩下的有限的經費,競爭也非常激烈。

“蘑菇種植,本來就是一種改變,一種對大自然生長環境的改變。”陳鐵柱又接著說道。

“天氣冷,就冇法讓培養基完全發酵嗎?我們可不可以在地上摳坑,上邊蓋板、板下生火來提高溫度?”

“癡人說夢,那需要多大的麵積?上部空間的溫度如何解決?”金絲框眼鏡可算是逮著了機會。

“你咋那麼笨呢?外邊罩上塑料布不行?白天曬太陽,夜裡蓋簾子。嘖嘖,還農科院的乾事呢,真不咋乾事兒啊。”陳鐵柱撇了撇嘴。

“你……”

“陳鐵柱同誌,你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邊上的徐教授打斷了喬乾事的話,精神頭也一下子足了起來。

“就是會很辛苦啊,為了提高溫度,要經常過來燒火才行。而且還要在那麼潮濕的環境中給培養基翻堆,很辛苦。”

“徐教授,想要賺錢,這麼點苦都吃不了的話還成?”陳鐵柱笑著說道。

“而且我看你們的資料上寫著的推薦菌種是雙孢菇,我覺得這個事從根子上就錯了,所以你們這個食用菌種植推廣了這麼久,也是不咋行。”

“狂妄、無知。”喬乾事恨聲說道。

“鐵柱,你少說兩句,還是研究一下怎麼才能種蘑菇。”韓秀英也攔了一句。

“陳鐵柱同誌,你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在雙孢菇種植這方麵,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啊。”徐教授皺眉問道。

“老徐同誌啊,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雙孢菇在南方的種植非常成功吧?”陳鐵柱笑著說道。

徐教授點了點頭,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會說在我們這裡不行,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們這裡的人對吃雙孢菇冇啥興趣。”陳鐵柱說道。

“而且我們這裡也冇有把雙孢菇出口到國外的渠道,這纔是正經的。你們的資料寫得好,啥啥地方種植雙孢菇做成罐頭出口創彙,帶動當地農民發家致富啥的。”

“我們有那個渠道嗎?跟誰創彙去?不管種啥,目前的主要銷路,就是吃進肚子裡。所以我要是種蘑菇,我要選的食用菌品種就是鮮蘑。”

“我冇啥文化啊,不知道這玩意究竟正經的名字叫啥。但是我覺得不管推廣啥項目,都得因地製宜才行。”

“等我們積累了一定的蘑菇種植經驗,我們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礎之後,我們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嘗試彆的食用菌種植項目。”

“到了那個時候呢,要是有機會了,我們也可以考慮出口創彙啥的啊。您說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鐵柱同誌,振聾發聵、振聾發聵啊。你敲醒了我,原來我走了這麼遠的彎路。”徐教授感慨地說道。

“言重了,您是醉心於研究的人,要不然也不會過來給我們指導不是?”陳鐵柱笑著說道。

給他的感覺,這個徐教授是一個真正的搞科研的人員。跟那個金絲框、小背頭的不乾事,完全是兩類人。

對於徐教授這樣的人,他是打心底裡尊重的。因為他曾經的工作環境中,這樣的人都少得可憐呢。

“一個種植項目的推廣,還要看這個項目的投入和產出。”

邊上的金絲框又開口了。

“對於你們縣的情況我也做過瞭解,你覺得你就算是種成了,將來這些蘑菇該賣多少錢、該如何銷售?”

“你們縣的人均收入很低,城鎮人口數量非常少。能夠有多少人捨得花那麼高的價錢來買蘑菇吃?為什麼不買肉吃?”

說完之後,金絲框又變得得意洋洋。

因為他抓住了脈門啊,打蛇還得打七寸呢。

怎麼可能把經費浪費在這裡,說啥也得攪和黃嘍。

聽著金絲框的話,這次就連韓秀英和何建國他們的思想都有些動搖了。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啊。

陳鐵柱則是一副看白癡一樣的眼神看著金絲框,“說你笨,你還真就笨?縣裡賣不完,我為啥不能去市裡賣、去省裡賣?”

“老徐啊,你們農科院同誌們的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啊。都這樣的就放出去見人,以後人們得咋看啊?”

“還有啊,我也覺得你們這個項目雖然說是在走科技興農的路子。但是你們這個路子呢,也是走歪了。”

聽著他的話,何建國雙手搓了搓臉。

今天柱子說話咋這麼懸的乎的呢?

人家是教授啊,你咋還給人家指導上了?

“陳鐵柱同誌,請賜教。”

反倒是徐教授很認真的說了一句。

“你就想唄,種蘑菇的難關是一關接著一關,咱們農科院有技術,為啥就不能提前把這些關口都給掃平?”陳鐵柱反問道。

“就比如說我們這裡,都是旱田,養牛的也少。踅摸這點牛糞和稻草,費老鼻子勁了。我們為啥就不能考慮彆的替代材料?”

“我們這裡的苞米腔子有的事,這玩意就不能用來當培養基嗎?還有那個菌絲接種,是不是也需要很苛刻的條件?”

“那你們為啥不能就連培養基和菌種一起給提供好?是冇想過這個事,還是想了還冇來得及研究啊?”

“對對對,你說得很對。鐵柱同誌啊,你跟我好好說說。”

徐教授喜出望外,拉著陳鐵柱的手,直接坐到了稻草堆上。

金絲框眼鏡傻眼了,這是發生了啥?

韓秀英和何建國也都傻眼了,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韓同誌啊,應該是徐教授給咱們指導吧?是不是整反了?”何建國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建國叔,我也整不明白了。”韓秀英苦笑著說道。

“不好了、不好了,建國叔,二爺受傷了,流了好多的血……”

這時候有一位鄉親從陳鐵柱的後門跑了出來。

他還冇喊完呢,陳鐵柱“嗖”的一下子就躥了出去,好似一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