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趣小說
  2. 1986:東北舊事
  3. 第694章 跟陳顧問之間的差距有些大
半盞粗茶 作品

第694章 跟陳顧問之間的差距有些大

    

-

“同誌們,今天這台手術很特彆。”

站到了手術檯的邊上,陳鐵柱開口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外科醫生來講,都會麵對這樣的一個選擇,就是這台手術該不該做的問題。”

“這個咱們稍後再說,我會說出我的判斷標準。還是來說這台手術吧,難度係數並不是很高,但是要做得巧妙一些。”

“肱骨骨折,雖然說複位了,但是需要做吊臂。可是他的小臂做了筋膜切開減壓術、手上有燒傷,無疑就給吊臂增加了難度。”

“所以這台手術我的想法,就是在腹部皮瓣結蒂處包埋。這樣能夠幫助手指上的血肉和皮膚生長,因為會有腹壁處的血管供血。”

“這也是很多植皮手術中常用的方法,隻不過以前都是取下來,縫合上,隻不過那樣是針對傷勢並不是很嚴重的患者。”

“可是他不行啊,他的手上燒傷還是比較嚴重的。剛剛我又仔細看了一下,他的大拇指、食指和無名指這三根手指都需要進行包埋處理。”

“而我的第一次判斷是整隻手包埋、第二次判斷是大拇指和食指包埋,這就是我的最終判斷。”

“而我做出最終判斷的依據,就是這樣能夠給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卻不至於對患者侵害太多。”

“無名指處於可處理和不處理之間,如果處理之後,將來的預後效果會好一些。因為這根手指呢,將來是要戴婚戒的。”

“兄弟,一會兒咱們就做麻醉了。這次是腰麻,你雖然看不到,卻是能夠聽到、感受到,也彆緊張。”

“醫生,我都這個樣子了,還有啥緊張的。我信你,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就算是失敗了,我也不怨你。”患者語氣平靜的說道。

“哈哈哈哈,這樣的話我是最愛聽的。來,慢慢轉過身,這條胳膊彆使勁啊,抱成煮熟了的大蝦一樣,妥了,麻醉吧。”陳鐵柱樂嗬嗬的說道。

“我還挺好奇的啊,你說你當時是咋想的呢?有冇有像課本上寫的那樣,腦子裡哢哢哢哢的顯現出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呢?”

“哪有時間想這個啊,聽著摩托車聲,看到了,我就衝過去了。”患者苦笑著說道。

“這就對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都是在遵循著身體的一個本能反應。”陳鐵柱點了點頭。

“推完藥了,等生效後就給你做手術,我先跟大家嘮嘮嗑,你負責旁聽。剛剛我說了,我們外科醫生會麵臨很多的選擇。”

“比如說野外的現場急救,老方和振文遇到過。救不救?不救鐵定死,救了可能不成功,對方還是個壞人。”

“比如說我們接診了一位癌症患者,中晚期了。手術做不做?我們該如何跟患者去陳述病情?”

“再比如這位兄弟,雖然是外傷加燒傷,那麼我這台手術的風險要不要去承擔一下?每個人心中會有自己的標準。”

“第一個情況,老方和振文選擇了現場急救,他們僥倖成功了。我問過老方,他當時的想法就跟這位兄弟一樣,冇考慮那麼多,身為醫生就是治病救人。”

“第二種情況呢?我的判斷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做判斷,但是我很大概率是不會給這位患者進行手術的。”

聽到他這麼說,好多人都皺起了眉頭。因為順著他的思路來講,應該是做手術啊,這樣多少能夠給患者延續一些生命不是?

“我的判斷標準是啥呢?”陳鐵柱又接著說道。

“因為這樣的手術都是大手術啊,這樣大的手術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侵害。他術後的恢複期會很長,而且他還需要用藥來遏製體內癌細胞的生長。”

“我們可能會在原本的預期上延長一些生命,可是這個生命延長的有意義嗎?如果不做手術,他能夠正常的活上幾個月,做了手術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躺在床上。”

“但是究竟做還是不做,並不是我們來考慮的,而是需要把所有的情況都跟患者陳述清楚,這個決定最終讓他來下。”

“作為一名醫生來講,我們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幫患者解除病症所帶來的痛苦。但是我們在明知道解除了這個痛苦後,會增加新的痛苦的情況下,就不能為了手術而手術。”

“我認為這就是醫德。我們可以給自己找很多的理由來支援我們的決定,但是有時候問問自己的心,這個決定是真的冇有帶著任何利益驅使的嗎?”

“這位兄弟的情況跟前邊的還不同,所以我們還要拎出來單論。也就是說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當將來咱們麵對類似的情況時,問問自己的心就好了。”

“該咋樣選?其實根本冇有一個對錯。因為每一個選擇做出來之後,你都不知道冇選的方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好了,麻醉已經生效,咱們就來做這台手術吧。冇有那麼多的難點,無非是選擇好皮瓣的大小,做好軸節縫合。術後加強護理,以免感染。”

說完之後,陳鐵柱直接開始操作起來。

可是他剛剛的這番話,對於手術室和觀察室裡的人來講,帶來的觸動就很大。

因為陳鐵柱所說的這些選擇,有時候他們真的冇有認真考慮過。

雖然說縣醫院的級彆很低,目前也都冇有麵臨過這麼大手術的情況。當真正發生以後,自己會如何做呢?

會不會為了給自己增加手術經驗,而勸患者接受手術呢?

麵臨那麼大的風險的時候,自己會不會選擇逃避呢?

這個問題對於很多人來講,仍然是冇有答案的。

因為現在的他們真的冇有達到這樣的高度,這又讓他們的心裡邊有些苦澀。

原來自己跟經常折騰的陳顧問之間的差距,竟然這麼大。

雜亂的思緒收了回來,現在他們的全部注意力也都集中在了陳鐵柱的操作上。

依然是那麼的完美,看起來操作得並不是很快,卻是那麼的流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