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語兮裴慕白 作品

第894章 鴻門宴

    

-

第383章

判定完成,死刑跑不了了!

吳振原本還想要在反駁些什麼,為自己的委託人去爭取相關的法律權益。

可是在整理訴訟材料,好幾次脫口而出的情況下,又欲言又止。

因為對蘇白的陳述,他不知道該怎麼去反駁。

或者說,冇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去反駁。

從兩名主犯的角度來看,更容易被接納。

當然…合議庭可能不會採納兩名主犯的情景。

但是會考慮到蘇白陳述的這一個觀點,從而去判定王文遠繼續為主犯。

畢竟…

這個案子雖然說不是王文遠提出來殺人和強迫他人發生關係。

可是…

王文遠是組織者。

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張良,張大力和於偉其他人都聽王文遠的。

就算不是王文遠提出來的,那麼在這個案件當中,也等同於說是王文遠默認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站在審判長的觀點就是,張大力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王文遠為什麼冇有拒絕?

冇有拒絕就是默認。

而在這個案件的犯罪小團體當中,誰是主要的領導者?

是王文遠!

如果王文遠拒絕了張大力的這個提議,那麼在那裡還會繼續實施犯罪嗎?

肯定不會!

所以通過蘇白的陳述,而後審判長思考到這個角度。

肯定還需要判定,王文遠作為主犯的。

這是吳振所擔心的情況。

和吳振預想的情況差不多。

審判台審判長席位。

呂鵬輝在聽取了各方對於判定主犯的這一個意見,對於相關的情形進行了整理。

這個案子所涉及到的情況,是一個什麼情況?

是一個有團體,有預謀,有組織的犯罪。

在這種情況下。

王文遠作為這個小團體的領導者,他有權利去決定是否繼續犯罪。

根據當時的法定情景來講,如果王文遠拒絕了犯罪要求,還會有繼續下去的情況嗎?

再有。

張大力提出犯罪的想法有冇有,或者說是不是在爭取王文遠的意見?

其實還有一點吳振並冇有說出來。

這一點是什麼?

那就是張大力在這個團體裡麵有冇有發言權,有多少的發言權?

如果張大力在這個團體裡麵處於弱勢,他提出犯罪的這一請求,那麼隻是在詢問和得到「團體領導者」的同意。

也就是隻有建議的權利。

所以根據各方提出來的觀點,王文遠判定主犯是肯定的。

那麼判不判定張大力是主犯這一點需要考量。

理清思路。

呂鵬輝看向被告人席位開口詢問:

「被告人張良,你能不能描述一下張大力在你們犯罪團體中的地位。」

被告人委託律師席位上吳振聽到審判長的這一詢問。

就當即明白了審判長不會判定張文遠為從犯了。

心裡不禁暗嘆口氣。

不過還是整理好心情,繼續著這場庭審。

另一邊,被告人席位上,張良在聽到呂鵬輝的詢問開口:

「張大力在我們犯罪團體中的地位還是算是蠻高的。」

「他隻聽王文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