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趣小說
  2. 大跨界
  3. 第181章 原來天降奇才(三)
一塵兮 作品

第181章 原來天降奇才(三)

    

-

[]

熊劍東其實早就想到,侯意映遲早要對自己修改了何奎山那篇雜亂的彙報提綱,免不了向他探個究竟。

緊憑著以前在淮上市擔任市局第一副局長的熊劍東,他畢竟隻是出身於海軍陸戰隊的特種兵,當然連最基礎的經濟理論都不會掌握。

在這一點上,侯意映顯然對熊劍東的水平能力瞭如指掌。

“哦,這是因為……”

熊劍東略微頓了一下,從容回答道:“我在姚婆婆家居住的那段時間裡,除了看電視就無事可做。後來,我對央視的財經頻道漸漸有了興趣,差不多有半年每天都在看。”

“這個理由不夠充分。”侯意映搖搖頭,“要知道,看央視財經頻道的不是你一個,冇聽說有人看成了經濟學家!”

“此言差矣。第一,我還不是經濟學家;第二,我不隻簡單在看,多數情況下會與眾不同做點筆記,進行一些整理和思考。”

熊劍東進一步解釋。

“想不到熊局長的學習力如此之強,真的就是奇葩之才!”侯意映知道問不明白,隻好取笑道,“看來與你相比,我冇法不妄自菲薄。唉!今後必須要努力崇拜和仰視閣下才行!”

她現在正急著有求於熊劍東,腦子裡早忘了他不堪的衣著和流氣,反當他成了自己的救命草。

約莫半個多小時,侯意映把她的奔馳越野軍車,順著北五環向西行駛,過了頤和園、植物園,開上了山間公路。然後再向深處行駛了十幾分鐘,便不時能見到諸如“軍事禁地”、“禁止鳴笛”的警示。

熊劍東知道,這裡進入了玉泉山一帶,附近有三〇九醫院、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的研究所,屬於軍事管製區。

汽車再向前開,在盤山路上又繞行了一會,拐入密林深處,纔開進了一個不為外人注意的院落。院子的大門口冇有掛任何牌子,也看不到有士兵站崗,隻見到“十九號”的字樣。

但從院子裡的格局與設施佈置,以及高立的國旗桅杆,還是能看出這裡像是一個很重要的機關所在地。

院子設有兩個門衛室,每間都守立著一名身穿便服的年輕人。

熊劍東注意到,兩個年輕守衛的站立姿勢保持一致,當侯意映的汽車開進來時,他們同時舉手行禮。他由此推論,兩人體格健壯,訓練有素,一定是不著軍裝的守衛士兵。

想來這個神秘機關,便是侯意映所在的國安部特情局。

何奎山已在自己的辦公室,兩眼從視窗盯住大門多時,見到侯意映的汽車一出現,便立刻跑進局長室,迫不及待地向局長喬宗報告:

“侯意映把我那戰友接來了。”

“很好!”喬宗局長從辦公桌前站起來。

他五十來歲,警服上肩扛銀色的一枚橄欖枝,以及環繞半周的國徽,內著白色襯衣。這是少有的副總警監標誌,相當於他的警銜已進入了副部級行列。

侯意映把熊劍東帶了進來,把他介紹給了喬宗局長。

“首長好!”熊劍東向喬宗舉手行禮。

不過,他因為從冇有過訓練,所以這敬禮的姿勢很不像是個地道的軍人出身。

熊劍東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平民身份,被喬局長這樣的高級領導親自接見,實屬不易。

“請坐!”

喬局長回了禮,毫無架子地把熊劍東招呼坐下。“聽何處長和意映介紹,你出身於海軍陸戰隊,曾在淮上市擔任過市局的常務副局長,屬於二級警督,是嗎?”

“報告首長,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熊劍東回答,“我現在是……一介普通百姓,還是個居無定數的遊民!”

“更確切地說……是洗車行的零工!”喬局長哈哈大笑道,“可你,還是一個已經犧牲了烈士;並且就在前幾天,還成為了一樁爆炸案裡奮不顧身,勇救市民的無名英雄!”

“首長過譽了!”熊劍東侷促道。

可以想象得出,何奎山和侯意映當然要把他的情況,儘其所能,並帶了十分誇大的成分彙報給了喬局長,目的就是把熊劍東能夠獲得上司的接見。

“不僅如此,你還對國家的經濟領域政策很有研究,見解獨特,這很讓我們對你感興趣。”喬局長掩飾不住內心的愉快,“請說得詳細一點,你怎麼看待東南亞未來走向與我國經濟發展的聯絡?”

他吩咐侯意映作好記錄。

“我認為,研究發展什麼樣的經濟,必須首先考慮這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和環境,就其本身來說,這是最大的發展資源。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東南亞經濟的增長,有著長期的不穩定性和同步性。

“說到我國與東南亞經濟的相互影響,現實情況是,東南亞的經濟趨勢,正在由加工生產向貿易發展。東盟自由貿易區,因為有我國的積極參與,已成為了全世界目前繼北美、歐盟之後的第三大經濟合作區。這也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就東盟自身的對外合作方向看,他們基本上是從五個方麵進行選擇,分彆是基礎設施、旅遊與服務業、貿易與投資、漁業和海洋,再就是人力資源。當然,也許不僅僅是這五個方麵,但我一時還想不到其他的。

“就以上五個方麵看,我國與東南亞的經濟聯絡,可以說是唇亡齒寒。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外合作的主要方向,而海洋資源可能引發爭端…… ”

熊劍東一口氣,侃侃而談。

喬宗局長、何奎山、侯意映三人不斷你我相視,顯見被他深為折服。

也難怪,自從接受了中央高層佈置下來的任務,兩個多月來,特情局為了能圓滿完成,先後組織過經濟理論專家、大學教授,座淡會召開了五六次,單獨請教溝通也不知多少回,竟冇有一個學者向熊劍東這樣地思路敏捷,鞭辟入裡。

品質、氣度、口才,再加上以往海軍陸戰隊軍官、警局副局長的身份,以及經濟專業深諳技能,真的是天降奇才,使得喬宗對熊劍東倍加愛惜和不捨。

“這樣難得一見的全方位奇才,如果破格引進特情局,再吸納到黃鶯行動小組去……”

喬宗不斷在腦中翻騰著這個念頭。

他甚至覺得,這個熊劍東顯然要比何奎山更要反應靈敏,顯得很有修養,並像是經曆過多鐘重要崗位的磨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