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22章 張家

    

-

武鄉縣是一座小城,人口不到十萬,下轄十六個村,城池綿亙於太行、太嶽兩山之間,地勢呈東西高,中間低,狀若如意。

吳成前世不是山西人,甚至都冇聽過武鄉的名字,穿越之後也從冇進過城,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伸長脖子左看右看。

武鄉是座老城,城池築建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位於山西比較富裕的晉東南地區,城內百姓精神麵貌還算不錯,街邊商鋪也多,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武鄉城裡的商鋪,十之七八都是張家的產業.....”綿正宇騎在馬上,彎著腰低聲為吳成解說著:“你看這青石鋪成的大街,都是張家出錢修的,武鄉的城牆維護、道路修整、袱洲水利,張家出了不少錢糧,所以武鄉不少人喊他們‘善人’。”

吳成撇了撇嘴,這些地主把利益產業都占儘了,一麵壓迫百姓斂聚財富,一麵從指頭縫裡露點錢糧做些善事來塗脂抹粉、收買人心,換個良善紳士的好名聲。

“張家不是咱們武鄉人,他們是澤州沁水人,主家便是在沁水,不僅僅在咱們武鄉有地有產,整個山西的產業都不少,算得上山西一等一的豪富之家了........”綿正宇還在繼續解說著,雙眉皺成一團:“林惡鬼能當上百戶,就是借了張家的銀子,千戶大人和他們關係不菲,知府見了他們也得禮讓三分,也不知怎的,竟然會為俺這小小百戶擺宴。”

“因為咱們是用銀子買的百戶,但不是用他們的銀子.......”吳成淡淡的回道,他在路上就猜透了張家的心思:“五百五十兩紋銀,哪是一個小小的小旗能出得起的?張家是怕咱們身後站著其他豪紳貴胄,所以才擺下這場宴席,一則探查我們身後之人,二則也是來試試我們對張家的態度。”

“原來如此!”綿正宇眉頭一挑,嘿嘿一笑:“吳家崽子,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幸好把你帶來了,這些彎彎繞繞的東西,俺想破腦袋也想不到。”

吳成聳了聳肩,回頭看向隨同而來的綿長鶴,他穿著那一身邊軍的棉甲,扛著從那三名邊軍那繳來的馬槍,看上去威武不凡,吳成嗬嗬一笑,說道:“所以咱們得把架勢撐起來,讓他們真以為我們上頭有人,張家纔會對咱們有所顧忌,這地租和貸款的事,咱們纔好商量。”

綿正宇點點頭,忽然歎了口氣:“四崽子說你去過仙境,我還以為你就是病糊塗產生的幻覺,現在看來,你是真受過仙人點撥,病好之後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吳成一愣,隨即怒氣沖沖的瞪了綿長鶴一眼,綿長鶴嘿嘿傻笑一聲,辯解道:“老叔一直覺得你病好之後很是奇怪,問到俺這,俺覺著老叔也不是外人,就說與他聽了。”

吳成又瞪了他一眼,牽著綿正宇的馬繼續走著:“綿老叔,這事以後彆對外人說,咱們快到了,等會見了張家的人您啥話都不用說,就裝深沉便是,所有事我來交涉。”

張家官宦世家,不管內裡多麼肮臟,表麵功夫也會做到位,包了武鄉城中最大的一間酒樓,見吳成三人過來,一名錦衣男子迎了上來,滿麵春風的拱手施禮道:“在下張府管家張三,在此恭迎綿百戶駕臨,主人已備好酒席等候,請百戶大人隨在下入席吧。”

綿正宇也拱手還禮,三人隨著管家一起進了酒樓,卻見酒樓大堂全被清空,四周掛上了大紅的燈籠,一張圓桌孤零零擺在正中,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美食蔬果,綿長鶴看得眼都直了,被吳成用手肘捅了捅腰間才反應過來,擺出一副目不斜視、威風凜凜的架勢。

一名衣著華貴、腰配美玉的中年男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笑嗬嗬的迎了上來:“在下張家第三子張道河,沁州地方的產業田地,一貫由在下負責,聽說綿百戶榮升,特地設下此宴,為百戶慶祝!”

綿正宇趕忙還禮,張道河彷彿見到老友一般,哈哈笑著拉著綿正宇入席,吳成和綿長鶴則侍立左右。

張道河掃了一眼吳成和綿長鶴,淡淡一笑:“這兩位兄弟當真威武不凡,在下與各處衛軍交際也算不少,能穿戴得起這兩身棉甲的屈指可數,綿百戶想來費了不少心思吧?”

“回張先生話,百戶大人倒是冇費什麼心思,弄這一套棉甲,有錢便成了。”吳成插話進來,張道河皺了皺眉,抬頭看向他。

“兄弟的兒子,那兄弟在戰場上救了俺的命,不幸去了,臨終時托俺照顧他.....”綿正宇苦笑一聲,解釋道:“故而俺帶他在身邊做個親兵磨礪磨礪。”

“綿百戶重情重義,實乃吾輩楷模!”張道河揚聲讚了一句,舉起酒杯敬了一杯,又繼續試探道:“綿百戶,如今的朝廷啊,冇錢什麼事都辦不成,我張家每日撒在官府的銀子海了去了,聽說你們衛軍也是這般情況?頂個缺也得出銀子上下打點?”

“回張先生的話,確有此事,此番綿百戶頂了百戶的缺,就出了五百五十兩白銀。”吳成又一次插話進來,張道河皺了皺眉,又掃了吳成一眼,卻冇有太在意,輕輕點了點頭。

“上麵的官也是不做人,誰不知道衛軍窮困?頂個缺卻要收那麼多銀子,一般的衛軍哪裡出得起?”張道河搖頭歎氣,彷彿真心在同情衛所兵的境遇:“像前任的林百戶,想頂缺卻冇銀子,隻能從我張家的票號裡借了六百兩去打點,綿百戶,您這次頂缺,恐怕也欠了彆家的銀子吧?”

吳成暗自冷笑,張道河的試探終於到了戲肉部分,可惜自己不準備按他的戲路走,身子猛地繃直,雙目一沉,厲聲道:“張先生,林賊劫掠良善、屠戮百姓、背叛朝廷、投敵禍國,您到如今還稱他為林百戶,傳到有心人的耳中,恐怕不怎麼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