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295章 易難

    

-

楊嗣昌暗暗一歎,抖擻精神,答道:“陛下慧眼,先易後難確實是臣專為對付流寇匪賊而製定的策略。”

“陛下,流寇匪賊數十部,諸部有大有小、有弱有強,有死硬到底的,也有欲受撫投誠的,不可一概而論,當針對各賊采取不同的策略,先易後難,逐步掃除諸賊、孤立巨寇,然後可集中軍力圍剿之。”

“諸部反賊之中,如今以武鄉賊、闖賊、張賊三部最為猖獗,其中武鄉賊植根於沁州,實力最強,闖賊盤踞遼州,實力次之,張獻忠張賊隻占據一些小縣,尚處於流動造亂的狀態,實力最弱,其餘賊寇,要麼是流竄四方的流寇,要麼是勢單力薄、兵弱人少的匪盜,一支精兵便能儘剿之,不足為慮。”

“故而朝廷首要打擊之目標,就當放在這些勢單力薄的匪盜流寇之上,一則無需耗費太多人力軍力和錢糧便可收穫功效,二則此類盜匪流寇戰力不濟,不能給官軍造成巨大傷亡,正好藉此練兵,三則此類盜匪流寇力量弱小,故而易將其逼入絕境,窮則思變,待其勢窮,便能效王自用之事招撫之,借其軍力壯大官軍,三則蕩平此類賊寇,亦能孤立武鄉賊等巨寇,朝廷也能集中精力對付他們。”

“對付三大巨寇,亦當行先易後難之策,張賊無穩固的州府地盤,可先逐滅之,闖賊新踞遼州,根基不穩,攻破遼州,便能逐滅之,武鄉賊紮根沁州日久,鄉野小民也對其篤信頗深,此賊最難對付,必須分割其與其餘巨寇的聯絡,集結數十萬兵馬四麵圍攻,除了沁州三城,四野鄉寨也要清理一遍,否則不能將其連根拔起,要平滅此賊,朝廷也要積蓄足夠的實力,故而此賊當留待最後再處置。”

“武鄉賊.....如此難對付?”崇禎自言自語了一句,問道:“先易後難,此策倒是有些道理,但若是放任其不管,日後豈不是製無可製?”

“陛下,先易後難之策,不是放任巨寇不管,而是在和他們搶時間,要對付這些巨寇,朝廷冇有十餘萬可戰之兵、數百萬糧餉準備、數年攻伐拉鋸是絕不可能的,朝廷也需要時間積蓄力量,在此期間,自然也得想方設法的削弱賊寇!”楊嗣昌解釋道:“陛下,之前錦衣衛在沁州所行之事,臣以為便是弱賊根本的良策,但許鼎臣無能,不能內外配合以弱賊寇,使武鄉賊能安然處置內部的錦衣衛,再轉兵殲滅山西官軍。”

“如今陛下既然準備將許鼎臣拘捕入京,可擇一良臣接替山西巡撫之位,抽調一支可戰之兵為其資本,錦衣衛造亂於內,這支強軍呼應於外,使武鄉賊兩不相顧。”

崇禎點點頭,示意楊嗣昌繼續,楊嗣昌理了理思緒,繼續說道:“先易後難之策,還有兩策必不可缺——足兵足食、借民之力。”

“朝廷官軍欠餉日久、可戰之兵又少,故而屢屢為賊所敗,陛下請細想,山西緊鄰九邊軍鎮,但無論是宋統殷還是許鼎臣,都不敢大規模調動邊軍剿賊,何哉?全因欠餉,擔憂調動邊軍卻無餉銀撫卹,反倒致使邊軍嘩變叛降賊寇,若足食足餉,有邊軍助戰,又怎會有如今賊勢日昌的局麵?”

“官軍可戰之兵太少,被賊圍攻,便險象環生,即便得勝,也無法儘剿賊寇,曹文詔、張鳳儀之敗皆是如此。”

“陛下,據臣估計,欲平滅三賊,至少要十二萬可戰之兵,要練新兵,則需備齊餉銀最少二百八十萬兩,以朝廷如今的歲入,絕無可能給付如此巨量的餉銀!陛下,當年萬曆爺為定遼事而加征遼餉,養出了我大明第一強軍,如今賊勢日昌,請陛下下旨加征剿餉,以供朝廷練兵剿賊之用。”

“剿餉一事,朕看過你的奏疏.....”崇禎麵色不改,問道:“百姓本就辛苦,若再加征剿餉,豈不是讓百姓負擔更為嚴重?”

“陛下應當知曉,武鄉賊在沁州征五成重稅,闖賊在遼州征稅更多,然而百姓卻並不以為重,故而加征剿餉並非不可行!”楊嗣昌趕忙回道:“再者,剿餉不過臨時攤派,待賊滅儘,剿餉自然可停,暫累百姓數年,除此心腹大患,使海內平靖。”

崇禎點點頭,冇有說話,楊嗣昌繼續說道:“有餉銀,便能練新軍,山西乃賊寇根本之地,此處練軍易被賊寇圍擊,臣以為,練軍之地當在陝西、直隸之地,一則兩地毗鄰邊鎮,可選拔邊軍驍勇作為新軍骨乾,二則兩地流民不少,可自流民之中揀選青壯成軍,三則兩地左右包夾山西,一旦有事,便能協同圍攻,四則陝西、直隸皆有零星賊寇未除,正好也能給新軍以戰練兵。”

“足兵足食之外,還需借民之力,陝西、山西剿寇的戰事中,地方官紳出力不少,比如那沁水張家,滿門忠烈,若非他們鼎力支援,宋統殷、曹文詔便有斷糧之憂。”

“陛下當知,武鄉賊在沁州等地搞清丈分田、減租減息、公審地主,山西官紳人人驚怖,闖賊、張賊劫掠官紳,亦為天下官紳所厭棄,官紳便是附賊也是迫不得已,那些勢力廣大的,更是心向朝廷,為了自家產業性命,他們隻能成為朝廷最堅定的支援者,朝廷亦當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臣以為,陛下可下旨放開山西、陝西等地官紳團練,賊寇疲於應付各地團練鄉勇,朝廷也能騰出時間精力來編練新軍。”

“隻恐擁兵自重!”崇禎淡淡的說了一句,歎了口氣:“楊卿,你的這些法子,朕還需與內閣商議商議,但征募剿餉、編練新軍一事,朕準了,你就以兵部侍郎銜總督宣府鎮、薊鎮、直隸等地編練新軍,陝西.....山西確實需要一位有能的大員鎮守,朕準備讓洪承疇接山西巡撫、兼大同、三關兩鎮總督,另擇一人接任三邊總督編練新軍,陝西巡撫之位,朕也準備換個人,配合籌餉練兵,你可有人選推薦?”

“陛下既然問到,臣也不藏私,陝西巡撫一職,臣舉薦右僉都禦史、福建巡撫熊文燦,熊文燦有招降鄭芝龍的經驗,理政地方也頗有成績,陝西如今大戰已歇、隻在掃尾,熊文燦定能勝任!”楊嗣昌畢恭畢敬的答道:“至於三邊總督一職,既然要練新軍,就需要一個知兵事、心繫國事,且意誌堅定、熟悉賊寇作戰風格的大臣,臣想到一人,此人天啟年間不滿魏忠賢專權而棄官,如今正賦閒在家,且正好是山西代州人,賊寇造亂山西,此人也曾上疏陳言剿寇之策,頗有兵才。”

“三邊總督之職,臣舉薦前吏部稽勳司郎中——孫傳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