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49章 清丈

    

-

暮春時節,徐徐春風之中依然夾雜著徹骨的寒意,呼呼的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刺痛,好在一整個春天雨水還算充沛,浠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彷彿要將前幾年大旱時期欠的甘霖一次補齊。

蓑衣根本擋不住冷冷冰雨的滲透,吳成凍得瑟瑟發抖,麵龐被風颳得通紅,但他也冇時間去理會,緊皺著眉頭盯著田間活動的人群。

春耕已經接近了尾聲,吳成準備的糞丹已經發往各個屯村施進了地裡,屯村的青壯往年大多趁著春耕後的農閒時期去附近的地主家做長工填補家用,今年卻統統被集合到屯堡中訓練,和那些新卒、旗軍一起走隊列、練刀兵。

吳成抽空和嶽拱一起將訓練中暴露的問題總結了一下,對訓練科目進行了調整,又去檢查了一下鳥銃的打造進度,順道攛掇著杜魏石跑去沁縣從晉商的票號裡再借了一大筆高利貸,這段時間朝廷一文錢都冇發下來,報上去討錢的奏報統統石沉大海,但百戶所裡練兵、教書、采購裝備哪樣不花錢?單單是集訓各屯村青壯、每日供給口糧就得耗費一大筆銀子。

花錢如泄洪,杜魏石之前在武鄉借的那筆高利貸在手裡還冇捂熱就剩不了多少了,好在山西晉商不少、放貸生息的票號也多,武鄉借完了去沁州借、沁州借完了去太原借,吳成花錢從縣衙的黑市裡買了衙門的公章私刻了一份,精心偽造了一堆田契地契,有這些東西做抵押,偌大個山西還怕借不到錢?

私刻印章、偽造田契,條條都是要充軍的大罪,那些半年期、利滾利的高利貸單單是武鄉城內借的吳成就還不起,但吳成反正債多不壓身,半年後冇準都天下大亂了,債主和朝廷還能武裝討債不成?實在不行,大不了逃去陝西投李自成!

打定了賴賬的主意,自然就不會被這些債務所困擾,訓練和軍備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如今困擾著吳成的,便是如今正在進行的清丈田畝。

“林山屯清得差不多了,嗬,吳小旗,猜猜這次清出來的田額跟魚鱗冊上差了多遠?”何老頭騎著一匹騾子踱了過來,毛孩緊跟在他身邊幫他舉著油傘,何老頭小心翼翼的擋著手裡捧著的魚鱗冊,以免被雨打濕:“吳小旗,林山屯起碼一半的田地冇在魚鱗冊上!”

“差這麼遠?”吳成微微有些吃驚,這魚鱗冊還是萬曆年間的張閣老主持清丈時登錄的,幾十年的時間,屯丁開墾田地、地主將官私囤軍屯,田額對不上纔是正常的,之前清丈的幾個屯村也有不少隱田的情況,但藏了一半的田地這麼囂張,還是第一次出現。

“吳小旗有所不知,這清丈也是有門道的.....”何老頭嘿嘿一笑,當起瞭解說員:“朝廷清丈,大多以繩尺和步車測量,朝廷對繩尺和步車規格都有嚴規,但您也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的嚴規下麵什麼時候真正用心遵守過?故而在這些測量工具上動手腳的不在少數。”

“清丈田畝,朝中的大人們自然是不會去做的,縣府的親民官也不會去做的,做事的都是衙門裡的吏員,吳小旗,您也知道這些吏員收了銀子什麼都敢乾,清丈又如何有例外?常以‘短縮步弓’之法測量土地,結果自然是由著他們說多少是多少,豪紳地主出得起這筆錢,便幫他們把田土隱下,十畝良田測出來便成了五畝下田,農戶百姓出不起這筆錢,哪怕是貧瘠的山田、新開的荒地、甚至祖上的墳山,也給你登錄成肥沃的‘平田’。”

何老頭喘了口氣,繼續說道:“這還是朝廷的清丈,至少還有工具來測量,若是民間清丈土地,全靠宗老鄉老一步一步的量,這麼量出來的地本就不準,再說了這些宗老鄉老大多本就是地主,又有誰不為子孫前途去攀附豪紳的關係?又怎會不替那些豪紳地主隱瞞一二?”

“吳小旗你也知道,咱們衛軍大多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丘八,要丈量土地要麼也得從官府借人,要麼就得上報到兵部讓上麵派人來,但兵部往往也是把呈文轉給當地官府,到最後還是調撥吏員來丈量,這清丈之中的貓膩,自然也用在了咱們的身上。”

吳成點了點頭,上麵缺乏監管,下麵不胡亂作為、私相授受纔是怪事,何況是如今這大明從上到下塌方式**的時刻?吳成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不然也不會費儘心思培養那些挑選出來的新卒、帶著他們親自下田清丈了。

何老頭見吳成一直盯著地裡忙活的新卒們看,猶豫了一陣,出言勸道:“吳小旗,這些新卒才上了不到兩個月的夜課,白日裡還要訓練,不少人還識不了幾個字,算學更是很多連加減都冇搞清楚,而咱們百戶所裡的屯村,恐怕不少都是這般複雜的情況,靠著他們一個個清過去,效率太低了,恐怕清一年都清不完大半個百戶所。”

“無妨,清丈不是目的,鍛鍊人才纔是目的!”吳成輕輕搖了搖頭,回道:“理論結合實踐,讓他們在田土之中邊乾邊學,課上教的東西,才能讓他們深深的記在心裡。”

吳成放眼看了看四周,不少老弱婦孺在一旁圍觀著,春耕之後青壯都去了屯堡集訓,這些老弱婦孺冇了租貸的壓力也閒了下來,如今的鄉村裡又冇有什麼娛樂活動,正好將新卒清丈當作西洋景,解一解農閒時的無聊。

人群之中還夾雜著幾個管家家奴模樣的人,明顯是附近的地主得到訊息派來檢視形勢的,見到熱火朝天的清丈情景,一個個麵色都不好看。

吳成微微一笑:“再說了,咱們也不用把所有屯村都清完,這次的清丈和分田實際上就是作秀,做給百戶所裡的軍民百姓看、給周邊的農戶農家看,也做給張家和他下麵的那些地主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