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趣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二十九章佯攻
三頭蛇王 作品

第二十九章佯攻

    

-

[]

線國安自奉命總督鶴慶和大理軍務之後,便率本部人馬七千餘人,進駐了大理府。

一進府城,便急令召大理守將李本深,詢問金沙江在大理各個渡口的詳細情況。

李本深本是關寧軍出身,一路跟隨吳三桂從山海關打到昆明,可謂身經百戰。

他收到永勝陷落,孫思克戰敗的訊息後,便立即向龍街和洪門兩個渡口各調撥了兵馬駐防。

同時他又親自探查了兩個渡口的地形,水文。

所以麵對線國安的詢問,他卻是不慌不忙地拱手道:“提督大人,據末將所知,洪門雖然江麵開闊,但是水流平緩,兩岸地形開闊,明軍如果大舉來襲,防守卻是困難,所以末將親自率軍一千五百餘人沿江佈置防禦”

“龍街江麵雖窄,不過那裡地形複雜,山多林密,江中更是暗礁林立,而且末將已經在灘前高地加固了防禦工事,並讓副將胡明率一千餘人防守,若是明軍敢來,無異於送死。”

線國安聽後,對李本深大為滿意,笑著對他說道:“李總兵不愧是平西王愛將,對金沙江防線瞭然於胸。若此戰得勝,本將必定向朝廷表奏你的功勞。”

李本深大喜連忙行禮道:“末將多謝提督大人。”

線國安用手在地圖上重重一拍,笑著說道:“本將意屯兵賓川,你廣派斥候嚴密監視明軍動向,一旦有變,本將馬上率兵入援。”

李本深躬身領命,帶著幾十個親衛便奔洪門渡口組織防禦。

十二日午時,李興帶著大隊明軍終於趕到洪門渡口,一到江邊,便令各部建造營盤,廣插旗幟,同時打造木筏準備渡江。

金沙江兩岸本就是山多林密,木材隨意可取,數千名明軍同時行動,很快便是建好了營寨,而且還打造了數百條木筏。

明軍一到洪門渡,李本深便收到了訊息,連忙帶著親衛趕到江邊,看著對岸密密麻麻的營壘,還有漫山遍野的各色軍旗。

李本深倒吸一口涼氣,對身邊眾人說道:“目測明軍不下萬餘,我軍務必堅守,讓信使速去賓川向提督大人求援。”

李興帶著萬有才,秦風等人來到江邊,他笑著對諸將說道:“今天渡江實為佯攻,所以咱們既要打的狠,造成咱們在洪門渡江的假象,又不能死傷太多,做無謂的傷亡,不知那個兄弟敢率軍渡江?”

楊震慨然出列:“末將精通水性,願意帶隊渡江。”

李興凝視楊震良久,看他目光堅定,心中不禁讚歎,沉聲說道:“水戰不比陸戰,還請務必小心。”

楊震哈哈大笑道:“將軍不必擔心,末將這便去了。”

一隊隊明軍在楊震的指揮下將木筏推入江中,然後登上木筏往對岸劃去。

對岸的清軍早就看到明軍開始渡江,一門門虎蹲炮被掀去炮衣,看著明軍進入射程之內後。

李本深便高聲下令開炮“嘭,嘭,嘭,嘭,嘭。”伴隨著一連串的炮擊聲,江麵上濺起十幾個水柱。

“喀嚓。”一條木筏被炮彈擊中,瞬間散架,十餘個明軍頓時栽入水中,運氣好的死死地抱住散亂在江中木料,等待救援,運氣差的直接被水沖走。

江中的明軍頓時一片騷動,楊震乘坐的是一條在渡口找到的木船,渡江時他便命人將兩門火炮抬到船上。

他咬牙切齒地看著對麵的清軍,高呼道,兄弟們快點劃,再往前就可以脫離他們火炮的攻擊範圍了,同時又命令船上的火炮還擊。

“火銃兵和弓箭手準備。”看著越來越近的明軍船隊,李本深沉著地下著命令。

眼看著明軍船隊就要進入火銃兵和弓箭手的射程範圍之內,他大手猛地一揮。

數百名弓箭手和火銃兵同時對渡江的明軍猛烈的射擊起來。

數十個明軍不是中箭就是中銃,墜入江中。

楊震一邊舉著盾一邊高呼讓木筏上的明軍舉盾防禦,一邊下令讓木筏上的明軍弓箭手和火銃兵還擊。

江麵上鼓炮齊鳴,殺聲震天。眼看就要抵進江灘,楊震帶著親衛猛地跳下船,指揮著已經登岸的明軍往清軍的營壘殺了過去。

李本深嘲諷地看著撲殺過來的明軍,手中長刀一指。高呼道:“開炮。”

早就調好方位的虎蹲炮頓時發出一陣陣轟鳴聲。

江灘上的明軍被炸的人仰馬翻,一片狼藉。

一隊隊早就準備好的綠營兵紛紛躍出營壘往江灘撲殺而去。

楊震雙目通紅不停地督促明軍應戰。反應過來的明軍亦是鼓起餘勇,和清軍絞殺在一起。

江麵上不斷有明軍木筏靠岸,他們一上江灘,便揮舞著大刀,長矛向灘上的清軍殺了過去。

李興此次渡江一共投入了二千人馬。

渡江的時候損失了三百餘人,現上岸的明軍已經不下一千五百餘人了。

李本深終於色變,若是明軍繼續渡江,他也不確定能不能守住渡口了。

正在他準備向線國安求援的時候,賓川的線國安所部終於趕到。

當線國安的將旗出現在洪門渡清軍營壘上的時候。

整個營壘爆發出如雷的呼喊聲。無數的綠營兵往江灘上湧了過去。

“撤,撤,撤”楊震瘋狂地下著命令,江灘上的明軍如同趕鴨子一樣,回身便往木筏上爬。

不斷有明軍跳到水裡,然後死死地抱著木筏,往上爬。

衝到江灘的清軍士兵,一邊掃蕩冇有來得及上船的明軍,一邊用火銃,弓箭對著逃跑的明軍不斷的射擊。

手拿刀槍的綠營兵更是看著不斷落水的明軍發出震天的鬨笑聲。

看著江灘上留下的數百具屍體。

李本深喜笑顏開,他對著線國安拱手道:“多虧提督大人趕到,才能獲此大勝呀。”

這時他的親衛匆匆有來,跪下行禮道:“大人,此戰我軍陣斬三百餘,明軍在江上落水者不計其數,此戰大捷。”

線國安也是喜不自勝,他笑著對李本深說道:“初戰告捷,諸將多有功勞,本提督做主,晚上給兒郎們加餐。”

又看著對岸的明軍營寨疑惑道:“本將觀其營寨,敵軍不下萬人,不是說隻有五千多嗎?”

李本深笑著說道:“估計是在永勝裹挾的亂民吧。”

線國安正色道:“李總兵,我軍雖勝,萬萬不可懈怠,防止賊軍偷渡,或者潛至龍街渡江。”

李本深雖然麵上稱是,可是心中卻是不屑。“開玩笑,洪門距離龍街一百餘裡,明軍便是飛,今晚也不可能趕到龍街的。”

楊震率領殘部逃回大營,立即計點人數,卻是折了七百餘人。

他雙目通紅,不停的自責自己撤退的命令下晚了。

李興安慰他道:“楊將軍不必自責,若不付出如此傷亡,線國安又怎會相信我軍會強渡洪門渡呢?”

他又拍了拍楊震的肩膀沉聲道:“待我軍殺過金沙江再報仇不遲,走吧,本將帶你去後營看看兄弟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